雷军、姚劲波“投资”的啄木鸟维修,想上市更难了
啄木鸟,啄出个大窟窿
2025年“315”晚会,好家伙,啄木鸟维修算是火了一把,只不过这火,有点烫手。
敲敲打打修家电,本是门手艺活,怎么就成了“坑蒙拐骗”的代名词?
说起来,啄木鸟这名儿起得挺好,寓意勤劳、认真。
可实际操作起来,却像啄木鸟似的,专挑软的柿子捏,逮着机会就狠啄一口,把消费者钱包啄出个大窟窿。
晚会曝光的那些案例,看得人一愣一愣的。
开个水龙头,收费100?
成本91的电机,卖659?
这哪里是修家电,分明是抢钱啊!
敢情顾客家里不是坏了电器,是坏了棵摇钱树?
要说这啄木鸟也真够可以的,合作伙伴都是响当当的:京东、58同城、淘宝,还有海尔、美的这些大品牌。
股东阵容更是星光熠熠,雷军、姚劲波都投了钱。
这背景,这阵仗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良心企业。
结果呢?
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。
高佣金模式,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平台抽成40%,维修师傅为了活下去,只能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,各种套路层出不穷。
想想也是,师傅们风里来雨里去,上门一趟不容易。
平台拿走大头,他们只能从顾客身上找补。
这就好比地主收租,佃户没活路,只能想方设法从地里抠食。
黑猫投诉平台上,关于啄木鸟的投诉,那叫一个堆积如山,6300多条,触目惊心。
合同纠纷的官司,也是一箩筐一箩筐的。
这些,平台不可能不知道,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。
啄木鸟的创始人王国伟,以前也是个维修工,白手起家,不容易。
可生意做大了,心思就变了。
融资、上市,眼里只有钱,哪还顾得上服务质量?
这就好比,以前小作坊,老板亲自上阵,活儿做得精细。
后来成了大工厂,老板当甩手掌柜,质量就一落千丈。
出了事,啄木鸟官方也出来表态了,说要彻查,要整改。
可这亡羊补牢,有用吗?
消费者被坑的钱,能退回来吗?
失去的信任,能找回来吗?
啄木鸟的案例,也给其他平台提了个醒。
别光想着赚钱,也得想想怎么服务好顾客。
杀鸡取卵的事儿,干不长久。
这就好比开饭店,菜品不好,服务不好,顾客就用脚投票。
酒香不怕巷子深,那是过去式。
现在是信息时代,口碑比什么都重要。
当然,也别把板子都打在平台身上。
消费者自己也得长点心,别一味贪图便宜。
一分价钱一分货,这道理亘古不变。
这就好比买东西,同样的东西,价格差太多,就得想想是不是有猫腻。
天上不会掉馅饼,只会掉陷阱。
啄木鸟事件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种种弊端。
监管不到位,平台只顾赚钱,消费者权益受损。
这病根不除,类似的事件还会发生。
归根结底,还是那句话:诚信经营,童叟无欺,才是长久之道。